内镜质控标准发布,助力中国炎症性肠病诊疗迈
随着治疗药物发展,内镜缓解是更契合IBD患者需求的治疗目标。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IBD呈慢性进展性,常表现为缓解、复发交替出现,随着病程延长,会造成肠道不可逆损伤,导致手术率、住院率升高,癌变的风险增加[1]。
近年来,IBD患者的治疗目标一直在不断调整、完善,百花齐放。2020年5月,发表在《临床胃肠病学和肝病学》(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IF 8.549)的综述文章对IBD治疗目标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指出:虽然症状缓解和生活质量改善是IBD患者治疗的首要目的,但症状缓解、生物标记物和内镜检查结果之间可能存在不一致;鉴于内镜缓解与改善预后、减少住院和手术次数有关,因此临床中越来越强调内镜缓解并逐渐将其作为治疗目标[2]。
考虑到医疗成本和实践环境中的可行性,目前内镜检查依然被认为是“达标治疗”原则下IBD治疗目标的金标准,高于患者主观症状、生物标志物和影像学评估价值[3]。
内镜质控标准发布,
成为指导内镜评估的“灯塔”
为对IBD诊治过程中的内镜技术进行良好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管理,2020年7月18日,我国第一版《消化内镜技术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发布[4],对内镜操作理念、过程、报告与记录进行了规范。
指导意见明确了UC和CD内镜诊断、治疗后随访、内镜治疗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比如在随访方面,强调UC的时间节点为:诱导期应在第3-4个月内镜复查;维持早期应在第6-12个月;长期维持稳定期应每12-24个月内镜复查;长程监测时,病程超过8-10年或有相关肠外并发症者,参照UC癌变内镜监测部分。而CD的治疗后随访则根据患者的亚型选择复查时间,伴上消化道病变者、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生物制剂治疗者的随访时间均有不同[4]。
在内镜报告与评分系统中,指导意见推荐UC评分系统采用Mayo评分,参数相对简单粗略,临床上简便实用,当Mayo评分0-1分时定义为黏膜愈合。CD评分系统则推荐采用CDEIS(0-44分)或SES-CD(0-3分),总体而言SES-CD的临床操作性略优于CDEIS,但均存在判断主观性问题;其中CDEIS 0-3分定义为缓解期;SES-CD评分0分定义为缓解期[4]。
为什么内镜缓解是更理想的治疗目标?
自2015年,国际炎症性肠病研究组织(IOIBD)首次达成 “选择炎症性肠病治疗目标”(STRIDE)的国际专家共识,将IBD达标治疗(T2T)的目标定义为临床/患者报告缓解和内镜缓解[2]。
目前,内镜缓解已经成为IBD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具体可定义为回结肠镜观察到溃疡消失(黏膜愈合),或内镜无法观察到的部位的影像学炎症缓解[3]。临床实践中,内镜缓解对IBD预后有重要价值,与持续的临床缓解、无类固醇缓解、住院和手术率降低及改善生活质量有关[5]。
一项纳入12个研究共 673 例 CD 患者的荟萃分析,评估实现黏膜愈合患者的长期(52周)临床缓解和CD相关的无需手术治疗率、无需住院率。结果显示,达到黏膜愈合的患者较未获得更好长期临床缓解率(68.9% vs 42.5%)[6]。
表1. 黏膜愈合显著增加长期临床缓解率
另一项回顾性、观察队列研究,对2008年至2013年在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72 例CD成年患者进行内镜评估和治疗,主要终点是黏膜愈合。长达6年的研究数据证实黏膜愈合有效延迟手术,达45个月[7]。
图1. 黏膜愈合可有效延迟手术时间长达45个月
关于黏膜愈合的判断标准,目前在临床中尚未达成共识。研究中多将UC内镜Mayo评分≤1分定义为内镜缓解;CD中,IOIBD共识推荐使用较为复杂的CD内镜评分系统进行判断[8]。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在达标治疗理念下,应每 6-9个月通过内镜评估黏膜愈合。然而,我国内镜检查评估黏膜损伤的比例有待进一步提升[3]。
新型生物制剂超越症状改善,
挑战更高治疗目标
IBD的常用治疗药物包括传统药物和生物制剂。传统治疗包括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但大多数患者无法达到黏膜愈合的目标。生物制剂的应用改变了这一现状,不但能迅速缓解症状,还能促进并维持黏膜愈合;然而目前仍有10%~40%的患者对TNF-α抑制剂表现为原发性无应答,因此依然需要研发新的作用机制的药物[1]。
维得利珠单抗是一种抗-整合素人源化单抗,不同于其他生物制剂,它可以特异性阻断淋巴细胞向肠道炎症组织迁移,具有肠道选择性炎症抑制作用,是目前唯一专门用于治疗IBD的生物制剂[9]。
文章来源:《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网址: http://www.wcbxhgbxzz.cn/zonghexinwen/2020/1103/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