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镜治疗消化内科疾病例临床疗效研究
消化内科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主要有药物治疗以及胃肠镜治疗两种治疗方式[1],药物治疗的药效缓慢,特别是对于严重消化道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差,因此需要通过胃肠镜治疗方式起到快速有效的治疗作用。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创伤小的疾病具有更好的检查效果,传统的插管胃肠镜会造成患者疼痛、呕吐不良反应,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无痛胃肠镜治疗方法。本文选取消化内科疾病患者,探讨利用胃肠镜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消化内科疾病患者80例,年龄22~60岁,平均(43.)岁;胃黏膜糜烂性病变31例,消化溃疡性病变27例,其他病变22例;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血常规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57 岁,平均(40.)岁。研究组患者年龄21~36 岁,平均(3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禁食以及对胃肠持续减压等措施。及时评估患者病情,手术腹部疼痛消失后给予一定的饮食,确保充足的能量补给。注意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视患者血氧饱和度以及各项生命体征,为避免患者休克,要做好血容量的补充,及时监测血容量的变化情况。为减少患者胃酸的分泌要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常见的药物包括奥美拉唑以及雷贝拉唑等,遵医嘱服用。治疗的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氟喹诺酮类以及甲硝唑等,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②研究组通过胃肠镜进行治疗:吞服无痛胃肠镜,在胃肠道中进行清晰拍摄观察,通过无线电传输至体外接收器中,对病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分析,医生根据胃肠镜反馈的图像进一步判断病灶部位,发现细微病变,对病情进一步诊断后采取相应治疗措施[2]。发现病灶后可以根据图像特征采取手术切除或者保守治疗。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率。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病情痊愈;②有效:临床症状好转;③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显效15 例(37.5%),有效11 例(27.5%),无效14 例(35.0%),总有效率为65.0%。研究组显效26 例(65.0%),有效14 例(35.0%),无效0 例(0),总有效率为100.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对照组 40 15(30.0) 11(22.0) 14(28.0) 26(65.0)研究组 40 26(52.0) 14(28.0) 0(0.0) 40(100.0)χ2 16.21 P<0.05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随访3 个月,研究组复发2 例,复发率为4.0%;对照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12.0%。研究组随访3 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7,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6.0%;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为22.0%。研究组随访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P<0.05)。
讨 论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方式深刻变化以及饮食习惯的持续调整,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医疗机构投入大量资源,对现有的疾病诊疗机制做出相应的完善,以提升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成效。消化内科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方法来达到治疗目的,治疗过程中不进行手术,避免手术给机体带来的创伤。在治疗前首先采取禁食以及胃肠减压的治疗措施,目的是能进一步减少胰腺分泌,从而有效缓解腹痛及腹胀的临床症状。采取禁食的措施能够降低机体的能量消耗,加快正常排便[4],当病情缓解后再督促患者正常进食。以上措施还能够保护肠道黏膜,确保起到正常的屏障作用。利用胃肠镜进行消化内科疾病治疗的方法得到临床广泛欢迎,能够快速起到良好治疗效果,有利于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逐步成为主流的消化内科疾病诊疗方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胃肠镜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病灶病变位置以及原因,对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临床治疗要求进行整体梳理,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临床治疗方案的针对性提升,进而提高了治疗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通过胃肠镜观察病变病灶可以进行活动性病变的治疗,这是内科用药治疗不能比拟的优势。
文章来源:《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网址: http://www.wcbxhgbxzz.cn/qikandaodu/2021/0708/538.html
上一篇:探讨教学法在医学本科生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消化内科无痛胃肠镜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