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在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肠病患
有相关研究结果提出[1],全球2011年起,糖尿病发病率高达3.7亿,若持续发展预计2030年将达到5.5亿,该种疾病在临床当中尤为常见,如果发病后未得到及时的治疗,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对其药物吸收、饮食情况、身体健康均存在一定干扰。临床多采取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或者胰岛素予以治疗,但药物存在的不良反应较高,对患者胃肠功能也有相应影响,中医理论表明,糖尿病胃肠病属于呕吐、痞满、消渴等范畴之内,发挥中医辨证治疗方式,将针灸治疗运用于其中,对患者疾病恢复大有帮助。但治疗过程当中由于缺乏专业、科学护理措施,对其预后恢复影响较大,无法达到预期疗效。该文对2018年2月—2019年4月该院接收的146例采取针灸治疗的糖尿病胃肠病患者,针对其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对实施护理干预效果的优势进行探讨,从而为临床提供有效护理指导,全面促进患者病情改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将该院接收的146例患者分为试验组(73例)、对照组(73例)。试验组:糖尿病病程时间:1~14 年,中位病程时间为(8.)年;性别:男性患者有42例,女性患者有31例;年龄:46~73周岁,中位年龄为(59.)岁;胃肠功能障碍病程 0.5~3 年,病程均值(1.)年。 对照组:糖尿病病程时间:1~15 年,中位病程时间为(8.)年;性别:男性患者有41例,女性患者有32例;年龄:45~74周岁,中位年龄为(59.)岁;胃肠功能障碍病程 0.4~3 年,病程均值(1.)年。
纳入标准:①所有选入的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胃肠道功能疾病》当中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2];②经过影像学、临床指标检查确诊者;③配合该次研究临床资料健全者。排除标准:①无法配合该次研究且不符合诊断标准者;②存在肝、心、肾等合并疾病以及功能异常者;③精神系统异常且认知功能不健全者。
两组患者的性别、病程时间、年龄等临床基本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以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相关知情文件后展开该次研究工作。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针灸治疗方案,对其神阙、上脘、膻中、下脘、气海、关元、中脘等穴位选取人脉经淤穴进行治疗,采取平补平泻手法,得气之后留置30 min,治疗前对气海、关元等穴位进行温和灸,1次/d,共治疗1个月。对照组给予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针灸治疗方案、目的、原理、疗效,使其对自身疾病、治疗措施的认知提升等常规护理内容,从而全面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配合度。
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运用护理干预:①给予患者建立静脉通道,针对存在酮症酸中毒以及昏迷的患者及时给予补充水分并注射胰岛素,同时确定患者呼吸系统通畅,避免出现误吸情况,从而引发窒息,护理过程期间需保持患者采取平卧位置,将头偏向一侧,随时给予进行吸痰处理[3]。定期对患者病床进行清洁,保持平整、干燥,定时指导患者翻身,避免出现压疮情况,同时保证患者的肛周清洁,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情况[4]。②为患者制定良好的饮食计划,对其日常饮食进行全面加强管理,注意患者营养状态,当其病情不断稳定之后,可在每日饭前的30 min给予注射胰岛素,从而全面促进其消化系统,保持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降低脂肪的摄入,为了加强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功能,可给予日常使用黄瓜、芹菜、西红柿等饮食。③对患者针灸治疗进行护理管理,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疾病恢复状态调整穴位,确保治疗的针对性,如果患者出现异常,可采取增减穴位的方式[5]。该种疾病属于一种终身性疾病,加之病情不断反复,很多患者均存在一定的负面情绪,极易出现悲观、焦虑、恐惧等心理状态,此时护理工作人员需对其实际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心理学知识给予适当心理疏导,不断促进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临床治疗以及护理依从性,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表2 干预前血糖水平变化情况比较(组别 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前 干预后images/BZ_108_1050_375_1124_415.png空腹血糖(mmol/L)干预前 干预后images/BZ_108_1642_373_1716_414.png餐后2 h血糖(mmol/L)干预前 干预后试验组(n=73)对照组(n=73)t值P值10. 10. 0.056 0.956 6. 8. 7.779 0.000 11. 11. 0.101 0.920 7. 9. 9.166 0.000 18. 18. 0.065 0.948 10. 12. 6.224 0.000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临床干预前后胃肠功能指标、血糖指标等水平进行对比。
文章来源:《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网址: http://www.wcbxhgbxzz.cn/qikandaodu/2021/0104/392.html